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被引:17
作者
金光辉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
关键词
马铃薯育种; 新型栽培种; 群体改良; 育种方法; 远缘杂交; 染色体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自交系; 品系(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杂种优势利用; 诱变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转抗菌肽基因提高马铃薯对青枯病的抗性
    贾士荣
    屈贤铭
    冯兰香
    唐惕
    唐益雄
    刘坤
    赵艳丽
    白永延
    蔡敏莺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3) : 5 - 12
  • [2] 马铃薯抗晚疫病遗传工程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李汝刚
    [J]. 植物保护, 1997, (05) : 12 - 12
  • [3] 转PVY外壳蛋白基因马铃薯及其田间实验
    宋艳茹
    马庆虎
    侯林林
    张莉枝
    杨文玉
    彭学贤
    王海云
    [J]. 植物学报, 1996, (09) : 711 - 718
  • [4] 生物工程技术在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戴朝曦
    [J]. 中国马铃薯, 1991, (03) : 161 - 166
  • [5] 新型栽培种的群体改良及其在实生种子上的应用[A]. 陈伊里,王凤义,吕文河,田兴亚,秦昕.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 1996
  • [6] 马铃薯遗传育种的几点设想[A]. 屈冬玉,金黎平.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 1996
  • [7] 抗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的转核酶基因研究[A]. 杨希才,朱锋,刘玉乐,康良仪,田波.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文集(1996)[C]. 1996
  • [8]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