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生态补水量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义民
李五勤
畅建霞
万芳
黄强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乌梁素海; 生态补水量; 功能法;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1.08.010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目的】分析乌梁素海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确定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生态补水量。【方法】在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功能法,依据湖泊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污染物控制需水量,推求了乌梁素海最小生态需水量,根据湖泊水量平衡原理,对乌梁素海的生态补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在确定的乌梁素海排水量及排放污染物情况下,使COD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6.31和17.41亿m3,相应的生态补水量分别为30.87和11.97亿m3;使氨氮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8.1和13.31亿m3,生态补水量分别为22.66和7.87亿m3。【结论】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需根据湖泊容积和修复计划分年度补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8+234 +2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湖泊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方法及其修复策略 [J].
金相灿 ;
胡小贞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3) :374-379
[2]   城市湖泊生态环境需水研究 [J].
贺新春 ;
郑江丽 ;
邵东国 ;
杨坤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25 (06) :38-42
[3]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补水模式及其净化效果与生态效益[J]. 张丽,朱晓东,陈洁,朱兆丽,潘涛,李杨帆.应用生态学报. 2008(12)
[4]   乌梁素海生态功能定位初步分析 [J].
付新峰 ;
谷晓伟 ;
刘晓岩 ;
何宏谋 .
人民黄河, 2008, (10) :61-62
[5]   生态补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J].
张树军 ;
赵峰 ;
罗陶露 ;
姚文峰 ;
边境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5) :813-819
[6]   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 [J].
秦伯强 .
生态学报, 2007, (11) :4848-4858
[7]   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污染治理问题应引起重视 [J].
李哲 .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01) :71-73
[8]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研究 [J].
李加林 ;
赵寒冰 ;
刘闯 ;
曹云刚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2) :129-134
[9]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恢复工程试验与资源利用 [J].
厚福祥 ;
邓芳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6) :64-66
[10]   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的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计算 [J].
崔保山 ;
赵翔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88-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