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茅口灰岩岩溶特征与油气关系

被引:9
作者
颜其彬
庞雯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2] 西安石油学院
关键词
油气储集; 岩溶; 油气分布; 茅口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 122 [];
学科分类号
0820 ;
摘要
泸州地区茅口组灰岩岩溶分为三种类型:层间古岩溶、阳顶古岩溶、缝洞系岩溶。后者是在层间、阳顶古岩溶及裂缝分布区基础上经过地下水的多期改造形成的,它是现今油气储渗的有效空间及运移通道,控制了该区天然气分布。岩溶作用的不均一性及茅口灰岩的致密性,使茅口灰岩纵向上形成多个储集层段,横向发育多个裂缝系统,气水分布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圈闭内有天然气产出,圈闭外也有良好的天然气显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川南阳新统中小型断层与张开缝发育程度的关系 [J].
杨茂康 .
天然气工业, 1988, (01) :34-38+5
[2]  
水文地质学概论[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区永和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