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祥
许志春
刘红霞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僵菌; 沙棘木蠹蛾; 幼虫; 致病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Q76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测试了不同温、湿度和剂量下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致病力。实验设置了10℃、15℃、20℃、25℃、30℃5个温度水平,用高浓度(1×108个/ml)、中浓度(1×107个/ml)、低浓度(1×106个/ml)的白僵菌孢子液分别感染低、中、高龄的沙棘木蠹蛾幼虫。结果表明:在25℃,90%RH,1×108个/ml的浓度下,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低龄幼虫的致死效果最高,达到89%。高于或低于25℃时,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侵染效果降低。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速度和死亡率明显不同。相对湿度为90%左右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速度最快,死亡率最高;相对湿度低于70%时,沙棘木蠹蛾幼虫死亡率显著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致病性及其在地下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J].
于有志 ;
孙洪儒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 (01) :58-61
[2]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棉铃虫幼虫的致病力 [J].
孙鲁娟 ;
吴孔明 ;
郭予元 .
昆虫学报, 2001, (04) :501-506
[3]   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影响因素与用药时机 [J].
林华峰 ;
李增智 ;
李小平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20-25
[4]   不同环境中松毛虫感染白僵菌过程的组织病理变化 [J].
林华峰 ;
李增智 ;
胡萃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8-13
[5]   不同温湿度下白僵菌对松毛虫的侵染致病效应 [J].
林华峰 ;
樊美珍 ;
李增智 ;
胡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95-200
[6]   球孢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J].
孙继美 ;
丁珊 ;
肖华 ;
蔡臣兴 .
森林病虫通讯, 1997, (03) :16-18+47
[7]   星天牛白僵菌的侵染力测定与应用技术研究 [J].
黄金水 ;
丁珌 ;
黄海清 ;
高美玲 ;
何益良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 (01) :30-34
[8]   布氏白僵菌防治花生蛴螬的研究 [J].
徐庆丰 ;
洪家保 ;
巫后长 ;
冯玮 ;
不详 .
中国生物防治 , 1997, (01) :24-26
[9]   棉田棉铃虫白僵菌自然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J].
王春义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96, (02) :13-16
[10]   浙江省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现状与前景 [J].
张立钦 ;
董林根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3, (02)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