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带电脂质体载药及对小鼠体内弓形虫的作用

被引:13
作者
侯新朴
陶峰
易友云
王文兰
不详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2] 北京医科大学医用原虫研究室
[3] 北京医科大学医用原虫研究室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脂质体; 表面电荷; 弓形虫;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89.01.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表面电性是脂质体重要性质之一,本文用1,8-ANS作为探剂,采用荧光法和电泳法测定脂质体的表面电位。离子性药物的包封率及渗漏速度受脂质体表面电性影响,实验表明,脂质体表面电性和药物离子电性相反时,包封率高,渗漏速度慢。以小鼠感染弓形虫做模型,进行体内试验,证明脂质体载药显著优于游离药物的治疗效果。因弓形虫是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凡有利于药物入胞的方法,可提高其疗效。此种模型试验简便、准确,其结果对载抗癌药脂质体研究可以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能量化时线粒体内膜表面电荷的变化 [J].
程伯基 ;
曲肖武 ;
樊景禹 ;
林克椿 ;
沈子威 ;
王非 ;
沈淑敏 .
生物物理学报, 1986, (02) :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