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兼与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商榷

被引:8
作者
有林
机构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公有制; 国有经济; 社会所有制; 私有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2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概念同公有制概念一样,都是指由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在国家尚未消亡以前,社会的代表者组织只能是"组织成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即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所有制与公有制对立起来,以前者取代后者,这样一来,公有制为基础、国有制为主导就被否定了。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足以证明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6+160 +1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社会主义自治生产方式[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南]科拉奇(M·Korac) 著, 1981
[2]  
现代中国经济事典[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洪 主编, 1982
[3]  
列宁选集[俄]列宁. 人民出版社 . 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德]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 1995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 . 1991
[6]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7]  
参考消息 . 2010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9]  
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10]  
中国统计年鉴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出版社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