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海马及皮层神经元的丢失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10
作者:
高东
王景周
姚国恩
周中和
张莉莉
陈曼娥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
[2]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
来源: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脑缺血;
认知功能障碍;
甲苯胺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各区及额、颞叶皮层神经细胞丢失在血管性痴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 (4VO)改良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应用穿梭箱系统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利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计数海马各区及额、颞叶皮层神经细胞。结果 CA1区大锥体细胞丧失率 (LR)在 4VO 4w组达到稳定状态 ,与 2m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CA3区及齿状回神经细胞LR在 4VO 2w组达到稳定状态 ;而额、颞叶皮层神经细胞LR在4VO 1w组已基本稳定。大鼠AAR比率与CA1区大锥体细胞LR呈非常显著负相关 ,与CA3区、齿状回神经细胞LR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额、颞叶皮层神经细胞LR无显著相关。结论 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及额、颞叶皮层神经细胞的丢失是导致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学基础 ,其中海马结构尤其是CA1区大锥体细胞的丢失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