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56
作者
李文学
陈同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室北京,北京
关键词
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 生理学机制; 分子生物学机制;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41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与普通植物相比 ,超富集植物在地上部富集大量重金属离子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 ,其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已经成为当前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热点领域 .尤其是近两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引入 ,关于重金属离子富集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通过与酵母突变株功能互补克隆到了多条编码微量元素转运蛋白的全长cDNA ;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谷胱甘肽、植物螯合素、金属硫蛋白、有机酸或氨基酸等含巯基物质与重金属富集之间的可能关系 .本文从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角度简要评述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螯合及区室化的机制 .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砷区植物的生态与化学特征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695-700
[2]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韦朝阳 ;
陈同斌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96-1203
[3]   植物修复的生物学机制 [J].
王剑虹 ;
麻密 .
植物学通报, 2000, (06) :5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