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中丘陵地区紅壤性水稻土的結构状况及其肥力意义

被引:12
作者
姚賢良
于德芬
机构
关键词
水稻土; 肥力指标; 丘陵地区; 犁底层; 稻田土壤; 耕作土壤; 亚表土层; 腐殖质层; 绝对孔隙度; 总孔隙度; 土壤肥力; 肥力水平; 黄泥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贛中丘陵地区红壤性水稻土分布面积很广,但由于所处的地形部位不同及人类耕作措施各异,各类红壤性水稻土的肥力水平有很大差异。影响土壤肥力水平有两个方面:卽土壤既能滿足作物生长过程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又能使作物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而土壤的物理性质对保証作物良好的居住环境起有决定的作用。研究土壤的结构、各结构体内的孔隙状况以及結构胶結物貭的种类和数量,对认識土壤物理性貭在提高肥力上的作用具有很大意义。根据我們初步的研究結果,紅壤性水稻土中,水稳性結构大于1毫米粒級的結构体,含量較少,一般仅占总数的7—18%,小于1毫米的占80%以上。在小于1毫米的各粒級中,除<0.25毫米粒級占絕对优势外,1—0.5毫米的粒級占7—32%,肥土(烏泥田)中1—0.5毫米粒級的含量較高。不同土壤的結构体,由于其内部的孔隙状况不一,土壤肥沃度也各有异。肥土結构体内的总孔隙度高达43%,而瘠土(結板田)只26%。如按相同粒級結构体内的孔隙相比也是肥土中高而瘠土中低。在这个地区土壤結构体内孔隙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結构胶結物貭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微凝聚体的排列形式。一般的說,如果胶結物貭以无定形R2O3或多量粘粒的接触作用为主,則結构体內部的孔隙度較小(如紅瓖母貭)。肥沃的紅壤性水稻土中,結构体的胶結物貭以有机貭起主导作用及顆粒大小不均一,使結构体內部的孔隙度較大。由于胶結物貭的种类和数量不一,有机、无机胶体的复合类型也不同,因而使肥土中的結构体不仅具有水稳性,而且还是多孔性的。只有这种結构体才能調节和滿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才能形成肥沃的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88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江西丰城红壤及红壤性水稻土的水分物理性质及其演变规律 [J].
钱勝國 .
土壤通报, 1961, (05) :13-28
[2]   广东省几种水稻土耕层中团聚体与土壤耕性及肥力的关系 [J].
陈志誠 .
土壤通报, 1961, (03) :24-30
[3]   耕作土壤的结构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J].
刘昌智 .
中国农业科学, 1960, (03) :35-42
[4]   华南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 [J].
张效年 ;
李庆达 .
土壤学报, 1958, (03) :178-192
[5]   水稻与各种冬季作物轮栽对于土壤耩造的影响 [J].
朱祖祥 ;
袁可能 .
浙江农学院学报, 1957, (01) :115-120
[6]  
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农业丰产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