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54
作者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不详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东北林业大学 北京
[3] 北京
[4]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红松混交林; 红松幼树; 环境因子;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3.02.016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针对我国东北东部山区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红松混交林的恢复与发展,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红松混交林中红松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林分结构、光照条件、伴生树种、立地条件等几方面的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次生林下红松幼树的最佳生长条件 [J].
范竹华 ;
郑泽玉 ;
崔乐玖 ;
法永乐 ;
石强 ;
王青春 .
华东森林经理, 2002, (02) :15-18
[2]   林分结构对人工林红松木材材质的影响 [J].
郭明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3) :1-6
[3]   红松人工林自然生长规律的研究 [J].
王忠利 .
林业科技通讯, 2000, (07) :18-19
[4]   红松人工幼龄林调控技术的研究 [J].
周荫祥 ;
商永亮 ;
周建宇 ;
刘淑艳 ;
魏淑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3) :70-74
[5]   红松纯林与混交林红松主枝芽激素含量及其与分杈的关系 [J].
陈永亮 ;
张亚非 ;
刘秀芝 ;
刘宝同 ;
王凤友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3) :36-39
[6]   灌木层及主要灌木种在椴树红松林养分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 [J].
陈永亮 ;
崔晓阳 ;
祝宁 ;
关继义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4) :8-14
[7]   天然林冠下红松被压木极限生长形态学指标的研究 [J].
王树力,史永纯,鄢德义,吴守年 .
林业科技, 1998, (02) :4-6
[8]   红松种群天然更新及幼年生长与林分结构关系的研究 [J].
王树力 ;
武敬辉 ;
史永纯 .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8, (01) :8-12
[9]   阔叶树对红阔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J].
周荫祥,商永亮,文树森,王秉术,吕文俊,宋继昌 .
林业科技通讯, 1994, (11) :15-17
[10]   天然红松林内小径红松及其在林分中的作用 [J].
刘洪儒,王树力 .
林业资源管理, 1994, (02)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