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综述

被引:7
作者
穆宏强
夏军
胡玉惠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职工大学!湖北赤壁
[2]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湖北武汉
关键词
大气环流模型; 陆面过程; 参数化方案; 发展历程;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0.07.005
中图分类号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法是大气物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也是水文学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大量资料基础上 ,叙述了大气环流模式 (GCM)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的一般问题及其发展历程 ,分别阐述了水桶模式、EARTH模式、ISBA模式和SiSPAT模式 ;总结了在陆面过程参数化方面的研究状况 ,我国参与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的研究 ,特别是在陆面过程的参数化研究方面 ,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土壤—植物—大气模式 ,对植被指数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48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气环流模式中地面参数化的发展 [J].
付培健 ;
王世红 ;
林有恒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1) :46-52
[2]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J].
田庆久 ;
闵祥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10-16
[3]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初探 [J].
周广胜,张新时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2) :113-119
[4]   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土壤一植被-大气相互作用模式 [J].
赵鸣,江静,苏炳凯,符淙斌 .
大气科学, 1995, (04) :405-414
[5]   利用气象卫星植被指数进行我国植被的宏观分类 [J].
盛永伟 ;
陈维英 ;
肖乾广 ;
郭亮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01) :68-71
[6]  
旱区水-土-作物关系及其最优调控原理[M].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康绍忠等著, 1998
[7]  
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M]. - 科学出版社 , 刘国纬著, 1997
[8]  
气候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M]. - 气象出版社 , 董敏等编著, 1997
[9]  
陆面过程的模式与观测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李家春, 1996
[10]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康绍忠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