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

被引:9
作者
杨家文
周一星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
关键词
口岸; 口岸子群; 局级海关; 虚拟腹地;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1.06.001
中图分类号
F119.9 [世界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支撑起了中国大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文章引入虚拟腹地的概念 ,通过分析进出口商品流向 ,定量描述口岸对内影响能力 ,确定口岸的相对地位。并以虚拟腹地面积和通过口岸的进出口总量两个指标对 39个口岸子群进行了类型划分。基于沿海、沿边口岸在整个开放体系中的重要性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沿海、沿边各口岸群的相对地位和对内联系腹地的经济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沿边地区开放开发的宏观前景分析 [J].
靖学青 .
地理学报, 1998, (05) :22-30
[2]   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 [J].
陈航 .
地理学报, 1996, (06) :501-507
[3]   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布局研究 [J].
郭来喜 .
地理学报, 1994, (05) :385-393
[4]   海港地域组合及其区划的初步研究 [J].
陈航 .
地理学报, 1991, (04) :480-487
[5]   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 [J].
陈田 .
地理学报, 1987, (04) :308-318
[6]  
中国口岸通览[M].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叶剑主编, 1996
[7]  
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M].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顾朝林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