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杨利红 [1 ]
胡昌勤 [2 ]
刘文英 [1 ]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
[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质谱分析; 裂解规律;
D O I
10.16155/j.0254-1793.2006.08.043
中图分类号
R917 [药物分析];
学科分类号
100704 ;
摘要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谱裂解规律。方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1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别进行 ESI-MS~n 和 APCI-MS~n 质谱分析。结果:多级质谱分析时,2-脱氧链霉胺双取代衍生物(小诺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 A、卡那霉素 B、妥布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和核糖霉素)均先脱去 C 环或 D 环(氨基葡萄糖);再进一步发生 A 环(氨基葡萄糖)与 B 环(脱氧链霉胺)之间的糖苷键断裂;大观霉素可能首先在 B 环的异侧 C-O 键间断裂生成 m/z189的碎片离子,再脱去羟基和甲基生成 m/z 158的离子,或在 B 环2个 C-O 键同侧断裂并脱去羟基和甲氨基生成 m/z158的二级碎片离子;链霉素可产生二级碎片 m/z 407(脱去 C 环)、m/z 320(脱去 A1环)的离子,三级质谱中 m/z407生成 m/z 390、m/z 263(AI 环碎片)、m/z 246(A 环链霉胍)和 m/z 221(再脱去一胍基部分)的离子。结论:质谱分析可获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丰富的结构信息,归纳其质谱裂解规律可用于对该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和有关物质结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57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