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林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评价:量化与解释

被引:46
作者
国庆喜
王天明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2]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评价;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050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原始天然红松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集中分布区.本研究根据景观分类图、各景观类型的属性数据库及1997年186个样地系统空间抽样数据,选用多样性、自然性、代表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稳定性和人类干扰7项指标,建立2个层次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数(CEI).结果表明,区内有高等植物113科568种、高等动物近220种,物种多样性赋分3分;保护区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隐域性顶极群落云冷杉林以及仍具有原始林性质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90.0%和森林总蓄积的96.6%,代表性赋分3分;近20~30年内未受到强烈的外界干扰(人为和自然的),自然生境完好,次生化演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性和人类干扰赋分4分;原始森林植物仍保存着很多古老第三纪的孑遗种,如红松、水曲柳、核桃楸、黄檗、紫椴和色木槭等,稀有性赋分4分;保护区总面积18165hm2,其有效面积大小适宜,足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面积适宜性赋分4分;保护区以红松为主体的红松混交林是一个稳定的群落,稳定性赋分4分.综合评价结果,该保护区生态质量CEI为0.87,表明
引用
收藏
页码:825 / 8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
    彭建
    王仰麟
    刘松
    吴健生
    李卫锋
    [J]. 地理学报, 2003, (03) : 363 - 371
  • [2] 黑龙江省二龙山水库流域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
    臧淑英
    万鲁河
    周道玮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4) : 540 - 544
  • [3]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研究
    徐慧
    钱谊
    彭补拙
    郑麟
    [J]. 农业环境保护, 2002, (04) : 360 - 364
  • [4] 吉林省典型湿地生态评价
    何池全
    崔保山
    赵志春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 754 - 756
  • [5] 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
    马荣华
    胡孟春
    庞志书
    吴焕忠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4) : 11 - 14+32
  • [6] 北京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初步研究
    李晓秀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0, (01) : 22 - 26
  • [7]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杨瑞卿
    肖扬
    不详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0, (01) : 77 - 80
  • [8] 淮河下游地区景观生态评价
    阎传海
    [J]. 生态科学, 1999, (02) : 48 - 54
  • [9] 五指山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孙玉军
    王效科
    王如松
    [J]. 生态学报, 1999, (03) : 77 - 82
  • [10]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
    肖笃宁
    钟林生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 217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