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微网边方向变化量保护

被引:35
作者
吴在军
赵上林
胡敏强
窦晓波
机构
[1] 江苏省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微网; 继电保护; 拓扑图; 分布式发电; 变化量;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2.25.011
中图分类号
TM7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为了克服双向潮流以及并网、独立运行差异较大的短路电流给微网保护带来的困难,研究了交流微网的相间短路保护问题。针对微网结构特点,提出了微网的分割区域(partition area,PA)概念,建立了微网的图模型。为了追求微网保护的普遍适用性,根据微网运行特点,约定了微网保护设计的几个前提。通过比较PA综合电流在故障前后的变化,得到了微网PA故障特征。由于得到PA综合电流需要数据同步且其方向不可获取,进而提出了边方向变化量保护原理。基于微网图模型建立了边方向变化量保护算法,分析了边方向变化量保护的实现。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边方向变化量保护算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6+22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考虑继电保护动作的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准入容量研究 [J].
王江海 ;
邰能灵 ;
宋凯 ;
顾临峰 ;
盛继卿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22) :37-43
[2]   关于分布式发电保护与微网保护的思考 [J].
赵上林 ;
吴在军 ;
胡敏强 ;
凡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1) :73-77
[3]   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的设计与研究 [J].
李斌 ;
薄志谦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S1) (S1) :1-6
[4]   分布式发电对重合器模式馈线自动化的影响 [J].
赵上林 ;
吴在军 ;
胡敏强 ;
窦晓波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9, 29 (10) :55-58
[5]   分布式发电条件下的多电源故障区域定位新方法 [J].
林霞 ;
陆于平 ;
王联合 .
电工技术学报, 2008, (11) :139-145+165
[6]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相间短路保护的影响 [J].
黄伟 ;
雷金勇 ;
夏翔 ;
吴汕 ;
熊军 ;
王函韵 ;
甘德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01) :93-97
[7]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多代理方法 [J].
王守相 ;
李晓静 ;
肖朝霞 ;
王成山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10) :61-65+81
[8]   配电网的简化模型 [J].
刘健 ;
程红丽 ;
毕鹏翔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1, (12) :78-83
[9]   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 [J].
刘健 ;
倪建立 ;
杜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 (01) :31-33
[10]  
图论简明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FredBuckley,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