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沟道系统中的高含沙水流(Ⅰ)——地貌因素与重力侵蚀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侵蚀; 产沙; 高含沙水流; 坡沟系统; 黄土高原丘陵区;
D O I
10.13577/j.jnd.2004.0109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与地貌因素及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坡面的地貌垂直结构和由此所决定的侵蚀作用垂直分异,对坡面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含沙水流形成于峁坡下部和沟坡,并在各级沟道中进一步发展。坡度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如果侵蚀过程以溅蚀、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不发生切沟及显著的重力侵蚀,则存在着一个坡度临界值,大于此值后,含沙量反而减小。重力侵蚀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强烈的重力侵蚀的参与,高含沙水流的沙峰滞后于洪峰,落水阶段的含沙量常常大于同流量下涨水阶段的含沙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河下游泥沙灾害与减灾对策(Ⅰ)——泥沙灾害分类与侵蚀型泥沙灾害 [J].
梁志勇 ;
李文学 ;
吕文堂 ;
何晓燕 ;
黄金池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26-130
[2]   泥沙灾害和泥沙环境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J].
倪晋仁 ;
李英奎 ;
方圆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2) :19-24
[3]   黄土高原高含沙水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 [J].
许炯心 .
地理学报, 1999, (04) :32-40
[4]   黄土高原的高含沙水流侵蚀研究 [J].
许炯心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1) :28-35+46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及汇流过程 [J].
王兴奎 ;
钱宁 ;
胡维德 .
水利学报, 1982, (07) :26-35
[6]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永宗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