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和梗死后2级预防治疗状况调查

被引:30
作者
蒋立新
陈铮鸣
谢晋湘
Rory Collin
Richard Peto
刘力生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 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各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诊治以及出院后长期 2级预防治疗的基本模式。方法 :在全国选择较有代表性的 2 5 0 0余家医院 ,采用统一问卷的方式对各院心血管病主管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 1919份 ,应答率为 77%。调查显示 ,具有降低死亡等积极疗效的抗血小板、静脉溶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等药物已成为我国AMI治疗的常规手段。 90 %左右的被调查医生对这些药物的疗效均有明确认识。 82 %的医生认为 β 受体阻滞剂对AMI有积极疗效 ,但有 5 0 %左右医生以选择性使用为主 ,且用药剂量很小 (约为国外常用剂量的 1/4) ,开始使用的时间也相对较迟。一些对改善患者预后并无积极疗效的药物 (如硫酸镁、钙通道阻滞剂 )或疗效尚不明确的药物 (如中药制剂 ,蛇毒等 )常规使用的情况仍较为普遍 ,尤其是硫酸镁 (47% )和中药制剂 (45 % )。在AMI后的 2级预防中 ,除阿司匹林外 ,对其余几类有效的治疗药物常规使用比例均较低 ,包括ACEI(5 0 % ) ,β 受体阻滞剂 (35 % )和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 (2 5 % )。 结论 :目前我国AMI和梗死后 2级预防药物治疗模式与欧美等国家基本相似 ,但仍有不够规范之处。尤其是一些已被证明并无积极疗效的药物使用过度 ,而一些疗效确切的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bblockad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regression analysis. Freemantle N,Cleland J,Young P,Harrison,et 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1999
[2]  
A comparison of results of meta-analyses of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clinical experts: Treatment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tman E M,Lau J,Kupelnick B,et al.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 1992
[3]  
Randomized trial of cholesterol-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a wide range of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of vascular disease. 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The Lancet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