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荆江段分形学特征与河道演化

被引:7
作者
罗郧 [1 ]
黄长生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河道; 地貌演化; 分形特征; 早期预警; 长江; 下荆江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采用盒数维法对长江下荆江各不同时期河道岸线的分形学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下荆江河道岸线的盒数维介于1.078~1.23之间,较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的维数要小,相当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平原区的维数,反映出下荆江河段是高成熟度的河段。这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其他河段不相称,可能是由江汉—洞庭湖平原长期沉降所造成。河道裁弯之后,河道岸线由复杂变简单,分维数显著减少。裁弯取直事件发生在分维数值为1.19~1.23之间,即分维数可作为河道突变事件发生的一个预警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808 / 8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祖厉河流域水系分维与地貌发育阶段浅析 [J].
梁春玲 ;
梁海清 ;
张祖陆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3) :187-188+191
[2]   基于GIS流域地貌形态特征分形与计算方法研究 [J].
朱永清 ;
李占斌 ;
崔灵周 ;
鲁克新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12) :1089-1091
[3]   黄河下游河道地貌分形分维特征研究 [J].
朱嘉伟 ;
赵云章 ;
闫振鹏 ;
徐莉 ;
田明中 .
测绘科学, 2005, (05) :28-30+4
[4]   河流形态的分维及与洪水关系的探讨——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J].
马宗伟 ;
许有鹏 ;
李嘉峻 .
水科学进展, 2005, (04) :530-534
[5]   岔巴沟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量化研究 [J].
崔灵周 ;
李占斌 ;
肖学年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41-44
[6]   基于GIS技术的秦淮河流域水系分维研究 [J].
王倩 ;
邹欣庆 ;
朱大奎 .
水科学进展, 2002, (06) :751-756
[7]   中国七大流域水系与洪涝的分维及其关系研究 [J].
杨秀春 ;
朱晓华 .
灾害学, 2002, (03) :10-14
[8]   长江河道分形与流域构造特征的关系 [J].
沈晓华 ;
邹乐君 ;
阳峰 ;
张震峰 ;
方大钧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1, (01) :107-111
[9]   海滦河流域水系分形 [J].
冯金良 ;
张稳 .
泥沙研究, 1999, (01) :63-66
[10]   河流形态特征的分维计算方法 [J].
冯平 ;
冯焱 .
地理学报, 1997, (04)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