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陆块北缘西段中元古代与裂谷作用有关的铁、稀土、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

被引:13
作者
曹秀兰
机构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关键词
中元古代; 裂谷系; 铁、稀土、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矿床成因; 华北地块北缘西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 ,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 ,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 ,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 ,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超大型矿床.[M].涂光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M].陈毓川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3]  
华北陆台北缘元古宙典型铅锌矿地质.[M].王魁元等著;.地质出版社.1994,
[4]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与白云鄂博群时代对比及含矿性.[M].王楫等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5]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铁矿床的硅同位素组成 [J].
魏菊英,蒋少涌,万德芳 .
地球学报, 1994, (Z1)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