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3
作者:
陈玉善
刘鹏
张燕
关怀敏
机构:
[1] 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替罗非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PCI的疗效。方法急诊入院的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30例)或晚期组(30例),早期组于急诊入院时或晚期组于导管室时推注负荷量10μg/kg的替罗非班,继之0.15μg·kg-1·min-1静脉滴注维持24~36h。比较两组间PCI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前早期组TIMI前向血流达到3级的比例明显高于晚期组(36.7%和13.3%,P=0.037);而术后早期组TIMI前向血流达到3级的比例与晚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37%和76.7%,P=0.519)。术前和术后的早期组TMP2~3级比例均高于晚期组(分别为33.3%和10.0%,P=0.028;83.3%和56.7%,P=0.024)。术后两组LVEF均较术前提高[早期组(52±8)%和(42±6)%,P=0.005;晚期组(49±9)%和(43±8)%,P=0.02]。术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早期组(44.7±14.5)%和(53.9±17.7)%,P=0.033;晚期组(46.0±18.4)%和(55.4±12.0)%,P=0.023],出血并发症及MAC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诊入院时尽早应用替罗非班对AMI患者直接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够更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及心肌灌注TMPG分级。
引用
收藏
页码:734 / 73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