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胶体态磷、氮、有机碳的释放

被引:83
作者
孙小静 [1 ]
秦伯强 [2 ]
朱广伟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蓝藻; 分解; 胶体; 磷; 氮; 有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从太湖采集蓝藻,通过室内培养观测了其死亡分解过程.用切向流超滤技术获取水中胶体物质,定期监测水样的胶体态、颗粒态、真溶解态及离子态磷、氮、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蓝藻死亡分解过程中,水体胶体态磷、氮、有机碳和颗粒态磷、氮含量均显著升高,胶体态磷(CP)、胶体态氮(CN)、胶体态有机碳(COC)含量分别达到培养用水相应初始含量的5倍、9倍和5倍.说明蓝藻的分解会释放出大量胶体态和颗粒态营养盐.总结出了水华蓝藻死亡分解过程释放营养盐的概念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太湖水体中胶体磷含量初探 [J].
孙小静 ;
张战平 ;
朱广伟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6, (03) :231-237
[2]   太湖春季水体中的胶体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战平 ;
孙小静 ;
楼章华 ;
池俏俏 ;
朱广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166-170
[3]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的波浪水槽试验研究[J]. 孙小静,朱广伟,罗潋葱,秦伯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4]   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细胞碎屑对氨氮的吸附特性 [J].
史红星 ;
刘会娟 ;
曲久辉 ;
代瑞华 ;
不详 .
环境化学 , 2005, (03) :241-244
[5]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生长的效应 [J].
郑爱榕 ;
陈敏 ;
吕娥 ;
杨俊鸿 ;
程远月 .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3) :101-105
[6]   海水胶体与PO43-、Cu2+的作用及对微藻生长影响 [J].
赵新淮 ;
张正斌 ;
韩喜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06) :776-779
[7]   海洋胶体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效应 [J].
郑爱榕 ;
陈敏 ;
郑雪红 ;
张磊 ;
沈海维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7) :89-92
[8]   太湖流域“零点”行动的环境效果分析 [J].
黄文钰 ;
杨桂山 ;
许朋柱 .
湖泊科学, 2002, (01) :67-71
[9]   环境因子对衣藻水华消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徐敏 ;
程凯 ;
孟博 ;
卢蒙 ;
张兴宇 ;
宋维芬 ;
赵以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22-325
[10]   黄河、长江和钱塘江水体中的胶体有机碳 [J].
王江涛 .
科学通报, 1998, (08) :84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