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夏大豆种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周蓉
王贤智
张小娟
沙爱华
涂赣英
周新安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SSR标记和系统聚类分析,对92个湖北夏大豆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8个SSR位点检测到134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2~9个,平均4.78个。鄂西南山区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等位变异数最高,其次为江汉平原区。83.6%以上的遗传差异是由于地区差异引起,表现较高程度的地理分化。系统聚类将92个大豆品种分为3个类群,Ⅰ类和Ⅲ类分别以鄂西南山区品种和江汉平原区品种为主。鄂西南山区和江汉平原区的大豆地方品种表现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ivated soybean grown in China [J].
Dong, YS ;
Zhao, LM ;
Liu, B ;
Wang, ZW ;
Jin, ZQ ;
Sun, H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8 (05) :931-936
[2]   Soybean germplasm pools in Asia revealed by nuclear SSRs [J].
Abe, J ;
Xu, DH ;
Suzuki, Y ;
Kanazawa, A ;
Shimamoto, Y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3, 106 (03) :445-453
[3]  
湖北省情.[M].湖北省统计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4]   湖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周蓉 ;
张小娟 ;
王贤智 ;
沙爱华 ;
周新安 ;
涂赣英 .
大豆科学, 2006, (03) :212-217
[5]   黄淮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崔艳华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吕文河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1) :15-22
[6]   植物DNA分离 [J].
王珍 ;
方宣钧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2) :281-288
[7]   分子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综述) [J].
王成树 ;
李增智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90-94
[8]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 [J].
盖钧镒 ;
许东河 ;
高忠 ;
岛本义也 ;
阿部纯 ;
福士泰史 ;
北岛俊二 .
作物学报, 2000, (05) :513-520
[9]   不同纬度野生大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 [J].
钱吉 ;
陈庠 ;
郑师章 ;
陈燃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2) :208-212
[10]   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 [J].
游明安,盖钧镒 .
中国油料, 1994, (04) :3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