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灌丛化石生针茅荒漠草原地下生物量与周转值的测定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冯雨峰
机构
[1] 河北省农业技术师范学院昌黎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地下部分; 漠境草原; 生物量; 现存量; 灌丛化; 石生针茅;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中温型草原带最干旱的一个草原植被亚带——荒漠草原亚带。灌丛化石生针茅草原是荒漠草原地带的一个主要群系,分布十分广泛,在一定范围内,它们占据的面积远远大于非灌丛化的石生针茅草原。对于荒漠草原亚带不同类型草原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测定,自五十年代末的定位试验站开始,迄今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而不同类型草原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测定,还未见过报道。但这却是草原生态系统能流与物质循环及生产力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本文是作者于1987年对内蒙古高原灌丛化石生针茅荒漠草原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周转值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报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Flu ctuation of Stipa klemenzii desert steppe com munity in Inner Mongolia plateau,papers for plenary session. D、X、Li. Interna tional symposium on vegetation . 1987
[2]  
Root productivity and turnover in native prairie. Dahlman,R. C. et al. Ecology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