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降水过程的微降雨雷达探测精度分析

被引:28
作者
温龙 [1 ,2 ]
刘溯 [1 ]
赵坤 [1 ]
李杨 [3 ]
李力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测量站
[3] 江苏省气象台
[4] 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
微降雨雷达; 雨滴谱; 多普勒雷达; 降水率; 雷达反射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垂直指向微降雨雷达(MRR)能够测量从近地面至高空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雨滴谱分布特征,对认识降水微物理结构,改进雷达定量降水估计精度有重要作用。为评估MRR探测的雨滴谱分布、降水和雷达回波精度,利用南京地区夏季观测的两次降水过程,将MRR与业务S波段天气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常规雨量筒观测进行层状云降水和对流性降水下的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RR垂直探测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与S波段雷达观测在中低层(<4 km)平均差异<1 dB,但高层(>4 km)出现显著低估,且该现象随降水强度增强更明显,这主要是雷达回波衰减导致。MRR在回波强度<35 dBz时对降水率的探测精度较高,但在>35 dBz时低估降水。其中,层状云降水的降水率比对流性降水更接近雨量筒观测。常规雨量筒对0.1 mm以下的降水无探测能力,而MRR探测敏感度较高,对于微弱降水率的估计效果也很好。由于MRR最大探测范围的限制,相对于2DVD而言,MRR探测的最大粒子直径低估、最小粒子浓度高估,但在中间段的探测效果和2DVD雨滴谱观测一致性较高。总体而言,MRR是一个有效的降水探测仪器,其探测结果在层状云降水过程中优于对流性降水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山东一次暴雨过程的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 [J].
周黎明 ;
王庆 ;
龚佃利 ;
李芳 .
气象, 2015, 41 (02) :192-199
[2]   成都地区雨滴谱特征 [J].
柳臣中 ;
周筠珺 ;
谷娟 ;
黄蕾 ;
向钢 .
应用气象学报 , 2015, (01) :112-121
[3]   风廓线雷达对天山中部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探测分析 [J].
明虎 ;
王敏仲 ;
阮征 ;
高联辉 ;
魏刚 .
气象, 2014, 40 (12) :1513-1521
[4]   2014年6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J].
关月 ;
何立富 .
气象, 2014, 40 (09) :1159-1164
[5]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的雨滴微物理特性研究 [J].
刘西川 ;
高太长 ;
刘磊 ;
翟东力 .
物理学报, 2014, 63 (02) :469-475
[6]   地面雨滴谱观测技术及特征研究进展 [J].
朱亚乔 ;
刘元波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6) :685-694
[7]   改进新一代天气雷达低层探测能力研究 [J].
杨金红 ;
陈大任 ;
王曙东 .
气象, 2013, 39 (04) :494-499
[8]   2003年春季陕西省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特征 [J].
罗俊颉 ;
贺文彬 ;
李金辉 ;
严采蘩 ;
陈万奎 .
气象, 2012, 38 (09) :1129-1134
[9]   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观测降水中异常数据的判别及处理 [J].
王可法 ;
张卉慧 ;
张伟 ;
王佳 ;
濮江平 .
气象科学, 2011, 31 (06) :732-736
[10]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地面雨量资料的综合分析 [J].
丛芳 ;
刘黎平 .
气象, 2011, 37 (05) :53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