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

被引:20
作者
陈和华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反社会人格; 犯罪; 预防; 矫治; 行为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反社会人格有很强的致罪倾向。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者可达 30%以上,且屡次犯罪以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现象非常严重。反社会人格的形成原因,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有不同的解释,但在早期经验和家庭因素对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反社会人格者的犯罪行为有着与一般人不同的特点。预防和矫正反社会人格对犯罪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对轻度的反社会人格者采取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成效,而对反社会人格的罪犯更多地应该通过行为疗法进行矫治。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现代心理学.[M].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犯罪心理学.[M].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  
司法精神病学.[M].田寿彰等编著;.法律出版社.1990,
[4]  
现代心理学史.[M].[美]舒尔茨 著;沈德灿等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5]   反社会病态人格理论浅析 [J].
俞亮 ;
张驰 .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5)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