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54
作者
顾俭勇
黄培志
童朝阳
陈斌
钱宇
顾国嵘
姜燕飞
蔡映云
钮善福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病研究所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将 5 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5例 ,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的同时 ,分别予持续静脉滴注可拉明及Bi 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 4h。观察血气分析变化和临床结果。结果 经可拉明治疗 4h后 ,患者血 pH值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使用Bi PAP呼吸机治疗 4h后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pH明显上升 (P <0 .0 1)。治疗前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 )均有明显增高 (P <0 .0 1) ,且Bi PAP呼吸机治疗 4h较经可拉明治疗 4h的PaO2 增高更明显 (P <0 .0 1)。结论 Bi PAP呼吸机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患者 ,其改善二氧化碳储留和低氧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呼吸兴奋剂 ,且使用方便 ,患者易接受 ,还可缩短治疗时间 ,使部分患者能免于气管插管
引用
收藏
页码:741 / 7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双水平压力调节通气与反比通气对健康及急性肺损伤犬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J].
洪群英 ;
白春学 ;
宋元林 ;
方智野 ;
钮善福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03) :134-137
[2]   机械通气的生理效应 [J].
钮善福 .
医师进修杂志, 1998, (09) :6-8
[3]  
新编药物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陈新谦, 1992
[4]   Sequential use of noninvasive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for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J].
Hilbert, G ;
Gruson, D ;
GbikpiBenissan, G ;
Cardinaud, JP .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997, 23 (09) :9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