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段沙芦苇湿地生态系统N、P、K的循环特征

被引:24
作者
刘长娥
杨永兴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营养元素; 分布特征; 芦苇湿地; 九段沙;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8.0091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九段沙(上沙、中沙、下沙)芦苇湿地土壤、植物中N、P、K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水平分布上,湿地土壤全量养分与速效性养分含量均是中沙最低,并以中沙为中心向两端递增,速效性养分的这种变化尤为显著。垂直分布上,土壤全N和全K含量的分布规律一致,为上层>下层>中层;全P含量分布为中层>上层>下层。速效N含量分布为上层>中层>下层;速效P含量上层土壤最高,中、下层土壤含量因湿地类型而异;速效K含量多以中层土壤最低,上、下层土壤含量变化不稳定,以不同湿地而异。不同芦苇湿地的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大于全量养分的差异,0~60cm深度土壤的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排序均为K>N>P。中沙湿地植物中养分含量最低,与土壤中营养元素总体水平分布一致;多数芦苇湿地植物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N>K>P,与土壤养分含量排序不一致。不同芦苇湿地的吸收系数排序均为N>P>K;芦苇湿地利用系数排序为P>K>N;循环系数排序为N>K>P。
引用
收藏
页码:418 / 4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Aspects of nutrient cycling andnutrient use pattern of Bhabar Shisham forests in CentralHimalaya,India. Lodhiyal N,Lodhiyal L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3
  • [2] 滇西北高原典型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
    肖德荣
    田昆
    袁华
    李宁云
    徐守国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 1171 - 1176
  • [3]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孟陈
    李俊祥
    朱颖
    吴彤
    肖志坚
    张国科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 1138 - 1142
  • [4] 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格局变化趋势
    施文彧
    葛振鸣
    王天厚
    周晓
    周立晨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2) : 165 - 170
  • [5] 近半个世纪长江口九段沙湿地的冲淤演变
    杨世伦
    杜景龙
    郜昂
    李鹏
    李明
    赵华云
    [J]. 地理科学, 2006, (03) : 335 - 339
  • [6] 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
    刘吉平
    吕宪国
    杨青
    郗敏
    [J]. 土壤学报, 2006, (02) : 247 - 255
  • [7] 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群落P、K的积累、动态及其生物循环附视频
    何太蓉
    杨永兴
    [J]. 海洋与湖沼, 2006, (02) : 178 - 183
  • [8] 淡水沼泽湿地泥炭沉积中氮素分布特征
    刘景双
    于君宝
    王金达
    [J]. 环境科学, 2003, (02) : 41 - 45
  • [9] 长江口九段沙植物群落研究
    唐承佳
    陆健健
    [J]. 生态学报, 2003, (02) : 399 - 403
  • [10]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和中国湿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与展望
    杨永兴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 508 -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