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玉米Ds转座因子的水稻转化群体及其分子分析

被引:18
作者
王江
李琳
宛新杉
安林升
张景六
洪孟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水稻; Ds因子; 农杆菌; 转座因子标签; 突变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转座子标签法是一种利用转座因子插入高等植物基因组中造成基因突变 ,然后通过分离转座因子插入的旁邻顺序 ,进而克隆出突变基因的策略。这种策略在高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是十分有用的。为此目的 ,将玉米的Ds因子及bar基因连接至载体pCAMBIA130 0的T DNA区域中 ,构建成重组Ti质粒pDsBar130 0。pDsBar130 0中T DNA区域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可在转化过程中用作水稻转化植株的选择标记。插入在Ds因子中的bar基因可追踪转化后代的Ds因子。pDsBar130 0通过根瘤农杆菌介导引入水稻品种中花 11号的幼胚组织。从各转化愈伤组织中获得了 140 0株独立的Ds水稻转化植株。通过PPT抗性检测和PCR分析证明了水稻转化植株中Ds因子的整合。Southernblot分析了转化植株基因组中Ds因子的插入拷贝数 ,其中单拷贝插入比率约占 70 %。这些插有Ds因子的水稻转化植株 ,当引入自主型的Ac因子反式活化Ds因子后 ,可使Ds因子跳跃到不同位点上 ,就可得到更多的突变植株
引用
收藏
页码:501 / 50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