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区时间序列土壤中伊利石类矿物的演化——P.Barré假设在热带地区土壤中也存在吗?

被引:1
作者
杨艳芳 [1 ,2 ]
李德成 [1 ]
胡锋 [2 ]
Bruce Velde [3 ]
张甘霖 [1 ]
杨金玲 [1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Laboratoire de Géologie,CNRS ,Ecole Normal Supérieure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伊利石类矿物; P.Barré假设; 时间序列热带土壤; 玄武岩; 海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P.Barré等认为温带地区自然土壤中,由于植物根系将下层土壤中的钾和硅向上搬运,减缓了上层土壤中伊利石类矿物(混层伊利石/蒙皂石+伊利石)脱钾和脱硅过程,致使其长时间地存在较多的伊利石类矿物。本文旨在了解热带地区土壤中这一假设是否也存在,以海南琼北地区发育于由不同年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所构成的时间序列土壤(1×104a,(9.0±2.0)×104a,(14.6±0.9)×104a,64×104a,(133±18)×104a,(181±8)×104a)为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其黏土矿物的变化情况,结合土壤钾、硅、活性硅的分析结果,发现伊利石类矿物仅存在于(133±18)×104a以前的土壤中,表层土壤中钾和硅的含量高于下层的土壤,活性硅含量随成土年龄而降低。为此,我们认为:P.Barré假设在热带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中,在具有一定的生物复钾和复硅条件下,在成土初期也会存在,但最终会由于土壤强烈的脱钾和脱硅作用而逐步消失。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生研究 Ⅱ.铁氧化物特征 [J].
龚子同 ;
杨德涌 ;
黄成敏 .
土壤学报, 2002, (04) :449-458
[2]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粘土矿物研究附视频 [J].
黄成敏 ;
龚子同 ;
杨德涌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S1) :1-4
[3]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上土壤发育过程的定量研究 [J].
黄成敏 ;
龚子同 .
地理科学, 2000, (04) :337-342
[4]   成土年代系列土壤的铝硅氧化物变化特征 [J].
黄成敏 ;
龚子同 .
土壤, 2000, (01) :48-50+54
[5]   蒙皂石伊利石化的三种成因机制 [J].
张立飞 .
地学前缘, 1994, (Z1) :157-157
[6]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7]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 1987
[8]  
Dynamic role of “illite-like” clay minerals in temperate soils: facts and hypotheses[J] . P. Barré,B. Velde,L. Abbadie.Biogeochemistry . 2007 (1)
[9]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late Cenozoic basalts from the Leiqiong area, southern China[J] . Kung-suan Ho,Ju-chin Chen,Wen-shing Juang.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00 (3)
[10]  
Clay Minerals in the agricultural horizon of loams and silt loams in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Velde,B. Clay Minerals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