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被引:13
作者
仇军
机构
[1] 清华大学体育部
关键词
中国; 体育社会学; 理论; 学术; 研究; 发展;
D O I
10.16469/j.css.2006.02.011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回顾和分析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结果表明,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注意规范性和学术性研究,注意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注意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关注中国体育运动发展中现实的社会问题,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呈现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统一、学术性与现实性兼顾的研究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运动竞赛中球迷行为越轨成因与防范对策 [J].
仇军 ;
李恺宪 ;
孙葆洁 .
体育科学, 2004, (12) :18-22
[2]   长江三角洲示范型社会体育的观察与思考 [J].
田雨普 .
体育科学, 2004, (04) :1-4
[3]   中国体育人口活动场所的选择及其变动趋势 [J].
仇军 .
中国体育科技, 2003, (06) :16-17+20
[4]   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 [J].
董新光 ;
曹彧 ;
童义来 ;
徐焕新 .
体育科学, 2003, 23 (01) :8-11
[5]   中国体育人口的结构 [J].
仇军 .
中国体育科技, 2002, (08) :2-4
[6]   社会公正与社会学:二十一世纪的议程 [J].
J.R.费根 ;
陈云 .
社会, 2002, (07) :24-28
[7]   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新探 [J].
梁俊雄 .
体育科学, 2001, (01) :26-28
[8]   我国体育人口活动项目的参与及其变动趋势——以社会体育人口为中心 [J].
仇军 ;
高峰 ;
马启伟 .
体育科学, 2000, (04) :10-14+21
[9]   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 [J].
田雨普 ;
朱志强 ;
陈德明 ;
程云峰 .
体育科学, 1999, (04) :5-8+20
[10]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 [J].
黄汉升 .
体育科学, 1999, (02)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