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北京地区的印支运动
被引:11
作者:
陈正邦
邓一岗
米双庆
李玉光
陈铭强
机构:
[1] 北京市地质研究测试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印支运动;
北京;
杏石口组;
双泉;
压性断裂;
陆相;
造山运动;
沉积相;
地壳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
褶皱;
地层;
碎屑沉积岩;
碎屑岩;
构造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北京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入手,通过对沉积建造和构造型相的分析。肯定了杏石口组和双泉组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认为印度运动发生在中三叠世晚期到晚三叠世末,距今180—220百万年,约经历了40百万年左右。运动的方向是来自南北的强烈挤压,以在前侏罗纪地层中形成东西南褶皱和压性断裂为特征,伴有强烈的岩浆侵入活动。即支运动实际上是古生代构造发展阶段的结束,将它划为一个独立的构造旋回的意见是可取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