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操纵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29
作者
程玲 [1 ]
汪顺 [2 ]
刘晴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研发强度; 研发操纵; 制度迎合;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90806.010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832.51 [];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中国,企业研发参与以及研发强度为何会呈现不降反升的异象?本文通过一个扩展的异质性企业创新模型,以及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了这一异象。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并没有减少企业的研发参与,反而扭曲激励了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上述异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为达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研发强度门槛以获取相应的资源,而策略性地操纵其研发强度。进一步地,企业生产率水平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缓解上述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研发操纵行为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与利润水平。本文认为,制度迎合是对融资约束严重与高研发强度并存这一异象的经济学解释。因此,只有修改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门槛,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才能真正地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8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贷款可获得性与公司商业信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J].
陈胜蓝 ;
马慧 .
管理世界, 2018, 34 (11) :108-120+149
[2]   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雷根强 ;
郭玥 .
财政研究, 2018, (09) :32-47
[3]   海外并购与企业创新 [J].
冼国明 ;
明秀南 .
金融研究, 2018, (08) :155-171
[4]   产业政策、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 [J].
钱雪松 ;
康瑾 ;
唐英伦 ;
曹夏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8) :42-59
[5]   减税激励、研发操纵与研发绩效 [J].
杨国超 ;
刘静 ;
廉鹏 ;
芮萌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110-124
[6]   融资约束、出口模式与外贸转型升级 [J].
刘晴 ;
程玲 ;
邵智 ;
陈清萍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75-88
[7]   信贷寻租、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J].
张璇 ;
刘贝贝 ;
汪婷 ;
李春涛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61-174
[8]   融资约束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来自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理论与证据 [J].
马述忠 ;
张洪胜 ;
王笑笑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1) :83-107+206
[9]   金融双轨制与利率市场化 [J].
纪洋 ;
谭语嫣 ;
黄益平 .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45-57
[10]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 [J].
黎文靖 ;
郑曼妮 .
经济研究, 2016, 51 (04)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