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

被引:61
作者
许为钢
胡琳
吴兆苏
盖钧镒
机构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郑州
[2] 不详
[3]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小麦; 遗传改良; 产量; 产量结构; 关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陕西关中地区 60多年来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遗传改良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现代栽培技术条件下 ,目前的推广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近 1倍 95% ,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 3.1%和 58.4 % ,90年代以前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千粒重增加 ,在 90年代则千粒重和穗粒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单位面积穗数相对稳定 .现代矮秆品种产量结构的分析表明 ,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应在注意群体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协调关系上着重提高穗粒数 .还对 62 5~ 650 kg/ 667m2的产量结构进行了优化 ,并对目前该地区所育成的部分大穗品种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