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通脉降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史云菊
沈晓君
机构
[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2] 河南省中医学院 河南郑州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通脉降脂; 动脉粥样硬化;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D O I
10.16821/j.cnki.hsjx.2005.01.034
中图分类号
R473.5 [内科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护理对通脉降脂临床疗效的影响 ,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 (AS)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 6 4例A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用通脉降脂进行治疗 ,干预组在通脉降脂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 12周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干预组治疗前后SAS、SDS量表分值出现显著性差异 (t=2 .96 5 ,P <0 .0 1;t=3.0 1,P <0 .0 1) ;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 18,P >0 .0 5 ;t=1.5 31,P >0 .0 5 ) ;干预组治疗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t=2 .15 1,P <0 .0 5 ;t=2 .736 ,P <0 .0 1) ;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LDL C、apoB 10 0、GMP 14 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HDL 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 <0 .0 5 ,P <0 .0 1) ;血清apoA I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后比较 ,干预组通脉降脂降低apoB 10 0、GMP 14 0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心理护理对通脉降脂临床疗效的发挥具有积极的协同作用 ,其机制可能独立于加强通脉降脂调节血脂作用以外。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的诊断与治疗 [J].
杨菊贤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2, (02) :67-70
[2]   通脉降脂对高胆固醇血症鹌鹑血脂、vWF及GMP-140的影响 [J].
沈晓君 ;
魏重琴 ;
姬生国 ;
韩桂英 ;
吕新全 ;
祁长荣 ;
王化玲 .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4) :447-449
[3]  
病理生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金惠铭, 2004
[4]  
病理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杨光华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