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在中国对虾体内的积累和致毒效应

被引:41
作者
刘发义
吴玉霖
赵鸿儒
侯兰英
孙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对虾; Cu; 细胞色素氧化酶; 东方对虾; 对虾属; 肝胰脏; 肝腺; 致毒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Cu在中国对虾(Panaeus orientalis)体内的累积规律和致毒效应,探讨了积累机理。实验表明,对虾的胃、肠、鳃和肝胰脏都能从海水中较快地积累Cu。肝胰脏的积累速度最快,是Cu在对虾体内贮存的主要场所。进一步分析表明,累积在肝胰脏中的Cu有部分与类金属硫蛋白相结合,但大部分是与细胞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结合在一起。从肝胰脏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Cu络合物,随着Cu的积累,这种小分子络合物含量增加,同时肝胰脏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也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对虾的中毒反应有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对虾养殖技术.[M].张伟权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  
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M].蔡武城;袁厚积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2,
[3]   重金属镉、铅、铜和镍在非洲鲫鱼体内的积累、分布和排出附视频 [J].
吴玉霖 ;
赵鸿儒 ;
侯兰英 ;
娄清香 .
海洋与湖沼, 1983, (05) :473-481
[4]   CADMIUM KINETICS IN OYSTERS - A COMPARATIVE-STUDY OF CRASSOSTREA-GIGAS AND OSTREA-EDULIS [J].
FRAZIER, JM ;
GEORGE, SG .
MARINE BIOLOGY, 1983, 76 (01)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