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城市化转移模式的再审视

被引:3
作者
王新
曹玉玲
机构
[1] 石家庄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模式; 乡镇企业; 非城市化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认为从近代一直到现代,是农村工业吸纳了中国50%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对此的解释:(1)农民对城市化与发展乡镇企业的不同模式选择,本质上是对城—乡不同转移收益和成本的比较。(2)中国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城市的可流动要素集聚密度过高、土地和住房等非流动要素价格过快增长,这增加了转移者的边际成本。(3)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已经使转移者出现收入-支出不对称局面,增加了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困难,因此农村劳动力需要乡镇企业转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发展经济学.[M].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M].陈建军著;.三联书店.2000,
[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城市化模式研究 [J].
王新 .
经济学动态, 2009, (07) :63-68
[4]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初探:一个整体框架 [J].
倪建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1) :61-65+111
[5]   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 [J].
郭晔 ;
赵艳群 .
经济学动态, 2009, (01) :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