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的价格型调控条件是否成熟?——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被引:75
作者
胡志鹏
机构
[1]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货币政策调控模式;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理性预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数量型调控模式,而非价格型调控模式。但现行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深入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并考虑理性预期下货币当局对中间目标的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优调控模式选择的解析条件,证明当货币需求函数波动性超过利率调控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性和总供给波动性一定程度时,价格型调控模式将优于数量型模式。基于近十年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已随着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数量型调控模式效果已难以保证,中国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研究 [J].
赵伟 ;
朱永行 ;
王宇雯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8) :13-26
[2]  
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有效性研究[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李腊生, 2007
[3]  
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易纲, 1996
[4]  
Doing without Money: Controlling Inflation in a Post-Monetary World[J] . Michael Woodford.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 1998 (1)
[5]  
Nominal price rigidity, money supply endogeneity, and business cycles[J] . Tack Yun.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 1996 (2)
[6]  
Optimal Open Market Strategy: The Use of Information Variables[J] . John H. Kareken,Thomas Muench,Neil Walla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