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不同成因原油吡咯氮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25
作者
朱扬明
傅家谟
盛国英
向廷生
梅博文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测试中心!荆州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广州
[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
关键词
吡咯氮化合物; 原油; 初次运移; 有机质类型;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含氮有机化合物是原油及生油岩中的一种非烃组分。它们大部分以杂环芳烃化合物形式存在。化学性质上,这类化合物主要分成为含吡咯环结构的中性氮系列和含吡啶环结构的碱性氮系列,两者之比约为3:1~4:1。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对环境和炼制工业有不良影响,因而在这些领域对它们的分离和检测较早被人们重视。近年来,随着油藏地球化学的兴起和发展,国外一些学者发现含氮化合物可作为原油二次运移的示踪性指标。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起步。本文报道塔里木不同成因原油中吡咯氮系列化合物含量和烷基咔唑化合物分布的差异性,并探讨其地球化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28 / 25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The origin and diagenesi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nitrogen. Baxby M,Patience R L,Bartle K D. Journal of Petrology . 1994
  • [2]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mpound distribution in petroleum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 thermionic detector. Albert D K. Analytical Chemistry . 1978
  • [3]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schemes for pyrrole and pyridine nitrogen aromatic heterocyele fractions from crude oils suitable for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geochemical samples. Li Maowen,Larter S R,Stoddart D,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 1992
  • [4] Fractionation of azaarenes during oil migration. Yamamoto M.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