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化与积累的社会结构转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

被引:7
作者
丁晓钦 [1 ,2 ]
鲁春义 [3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3]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化; 积累的社会结构; 演化博弈;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4.11.006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F240 [劳动经济理论];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资本积累规律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周期性变动,在宏观上表现为不同的积累社会结构的演变。当今金融化的资本积累模式正面临着如何转变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的问题。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当投机利润乘数较低时,资本的金融化积累模式与自由的积累社会结构可以相互作用实现社会系统的稳定;当投机利润乘数较高时,只有在管制的积累社会结构下,资本的金融化积累模式能使整个社会经济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所以投机利润乘数过高时,自由的积累社会结构就变得不稳定,将逐渐向管制的积累社会结构转变。当前金融化背景下,经济处于具有较高投机利润乘数的状态,由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全球经济变得非常不稳定,极易产生各种风险,此时可以采用资产准备金与托宾税政策促进社会向管制的积累社会结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当代积累的社会结构中的劳工问题
    塞缪尔罗森伯格
    童珊
    [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12) : 67 - 75
  • [2] 21世纪“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评析
    范春燕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2, (05) : 50 - 55
  • [3] 资本权力、技术变革与利润率——资本积累模式及其危机的可能性路径[J]. 骆桢. 海派经济学. 2012(02)
  • [4]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及其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走势分析[J]. 鲍金红. 海派经济学. 2012(02)
  • [5]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述评
    丁晓钦
    尹兴
    [J]. 经济学动态, 2011, (11) : 107 - 112
  • [6] 论国际“类主权国家”机构与社会积累结构[J]. 特伦斯·麦克唐纳,童珊. 海派经济学. 2009(02)
  • [7] 全球左翼运动与西方左翼经济思潮[J]. 丁晓钦. 海派经济学. 2007(02)
  • [8]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阶段理论[J]. 特伦斯·麦克唐纳,丁晓钦. 海派经济学. 2007(01)
  • [9] Banking crises: An equal opportunity menace[J] . Carmen M. Reinhart,Kenneth S. Rogoff.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 2013
  • [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OCK, UNEMPLOYMENT AND WAGES IN NINE EMU COUNTRIES[J] . PhilipArestis,MichelleBaddeley,MalcolmSawyer.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