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被引:11
作者
王冬梅 [1 ]
程和琴 [1 ]
张先林 [2 ]
阮仁良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3] 上海市水务局
关键词
相对海平面变化; 地面沉降; 三峡工程; 深水航道整治工程; 促淤围垦工程; 长江口; 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5 [海洋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505 ; 0824 ; 082401 ;
摘要
针对传统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方法均将理论海平面变化和地面沉降进行的叠加分析,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近20年来全球理论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背景下的区域海平面变化速率,利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预测上海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考虑了上海地面沉降发展的新特点,以及长江流域来沙显著减少和河口大型工程建设对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在流域来沙量显著减少但来水量变化不大情况下,流域大坝的坝下冲刷使得河槽刷深,河口水位降低,同时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和促淤围垦工程束狭入海口,使得潮位站水位发生变化,两者的综合效应是目前研究长江口相对海平面变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工程性地面沉降研究 [J].
杨天亮 ;
严学新 ;
王寒梅 ;
詹龙喜 .
上海地质, 2010, 31(S1) (S1) :7-11
[3]   上海近岸海域近30年来的地形演变和机制探讨 [J].
黎兵 .
上海地质, 2010, 31 (03) :29-34
[4]   长江口北支水道萎缩淤浅分析 [J].
刘曦 ;
杨丽君 ;
徐俊杰 ;
陈勇 ;
恽才兴 .
上海地质, 2010, 31 (03) :35-40
[5]   一种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J].
董艳 ;
贺兴时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0, 24 (01) :128-130
[6]   上海地面沉降及其对城市安全影响 [J].
魏子新 ;
王寒梅 ;
吴建中 ;
方志雷 ;
刘国彬 .
上海地质, 2009, (01) :34-39
[7]   50年来泥沙研究所主要研究进展 [J].
韩其为 ;
胡春宏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03) :170-182
[8]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周边滩涂冲淤影响研究 [J].
杜景龙 ;
杨世伦 .
地理科学, 2007, (03) :390-394
[9]   上海城区建筑密度与地面沉降关系分析 [J].
严学新 ;
龚士良 ;
曾正强 ;
俞俊英 ;
沈国平 ;
汪铁骏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6) :21-25
[10]   上海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分析 [J].
龚土良 ;
严学新 ;
曾正强 .
上海地质, 2001, (S1)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