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最优规模

被引:27
作者
林伯强
杜立民
机构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战略石油储备; 最优储备规模;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静态局部均衡模型,考察最优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并根据中国的具体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中国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应对10年一遇的石油供应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应对更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需要更大的石油储备量。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利率以及石油进口价格不是影响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石油中断规模和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最优储备规模有较大影响。因此,政府在进行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决策时,关键在于明确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及计划应对多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92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缺陷与应对 [J].
薛力 ;
肖欢容 .
当代亚太, 2009, (02) :74-92+73
[2]   我国石油进口需求弹性分析 [J].
李坤望 ;
孙玮 .
当代财经, 2008, (04) :89-94
[3]   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基本构想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研究”课题组 ;
金三林 ;
米建国 .
经济研究参考, 2007, (57) :2-11
[4]   基于复合泊松过程战略石油储备天数的概率模型及其应用 [J].
孙天晴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 (05) :852-857
[5]   石油战略储备与能源利用效率对石油消费的动态影响 [J].
李卓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6) :11-22
[6]   石油价格的预测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J].
覃东海 ;
余乐安 .
世界经济, 2005, (03) :55-59
[7]   石油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型研究 [J].
刘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3) :16-27
[8]   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经验及其借鉴 [J].
李刚 ;
姜乃力 ;
郑晓非 ;
张志全 .
世界地理研究, 2005, (01) :81-87
[9]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J].
刘明明 ;
于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31-34
[10]   石油价格波动的分析 [J].
赵农 ;
危结根 .
世界经济, 2001,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