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叶绿体和核糖体DNA序列探讨中国特有植物斑子麻黄的系统位置

被引:4
作者
王庆彪 [1 ]
王莉 [1 ]
周仁超 [2 ]
赵晓敏 [1 ]
施苏华 [2 ]
杨永 [3 ]
钟扬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麻黄属; 斑子麻黄cpDNA; matK基因; rbcL基因; rDNA 18S基因; nrDNA ITS区; 系统发育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1 [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测定了我国特有植物斑子麻黄的叶绿体matK和rbcL基因以及核糖体18S基因和ITS区的序列,选取麻黄属15个物种的16个类群(含旧大陆8种和新大陆7种)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探讨斑子麻黄的系统位置.基于最大简约法(MP)、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似然法(ML)的独立与联合分析均表明斑子麻黄与木贼麻黄关系最近.根据相对速率检验结果,结合前人所建立的麻黄属rbcL基因进化速率估计斑子麻黄与木贼麻黄的分歧时间约为10.85±2.44Ma.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吉林延边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植物化石新类型——星学异麻黄 [J].
陶君容 ;
杨永 .
古生物学报, 2003, (02) :208-215
[2]   红树科6属cpDNA和nrDNA序列相对速率检验及分歧时间估计 [J].
钟扬 ;
施苏华 ;
唐先华 ;
黄椰林 ;
谈凤笑 ;
张晓艳 .
科学通报, 2000, (01) :40-44
[3]  
Phylogeny of the Altingiaceae based on cpDNA matK, PY-IGS and nrDNA ITS sequences[J] . S. Shi,Y. Huang,Y. Zhong,Y. Du,Q. Zhang,H. Chang,D. E. Boufford.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2001 (1-2)
[4]   DATING OF THE HUMAN APE SPLITTING BY A MOLECULAR CLOCK OF MITOCHONDRIAL-DNA [J].
HASEGAWA, M ;
KISHINO, H ;
YANO, TA .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85, 22 (02) :160-174
[5]  
Evolutionary trees from DNA sequences: A maximum likelihood approach[J] . Joseph Felsenstein.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 198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