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凹陷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

被引:3
作者
姚亚明 [1 ]
陈建军 [2 ]
乔桂林 [3 ]
严永新 [3 ]
何明喜 [3 ]
马万怡 [3 ]
机构
[1] 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2]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3]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襄城凹陷; 烃源岩地质条件; 显微组分; 未熟—低熟油;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襄城凹陷下第三系油气显示较为广泛,原油性质呈高密度、高黏度、高含硫、高含蜡的特点,为典型的未熟—低熟油。根据襄城凹陷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及烃源岩和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采用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有机岩石学研究等方法,对源岩的沉积环境、烃源岩特征以及生烃母质来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未熟—低熟油油藏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园组多为半咸水—咸水湖相和盐湖相沉积,属于还原—强还原环境;形成未熟—低熟油的主要成烃母质是藻类,陆源有机质中的木栓质体、角质体和各种细菌;应以核二段为主要目的层,以寻找短距离运移、聚集及自生自储油气藏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0+366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原油成熟度研究 [J].
黄龙威 .
石油学报, 2006, (05) :51-55
[2]   烷基二苯并噻吩——烃源岩热演化新指标 [J].
罗健 ;
程克明 ;
付立新 ;
胡英杰 ;
姜乃煌 .
石油学报, 2001, (03) :27-31+7
[3]   伽马蜡烷——水体分层的地球化学标志 [J].
张立平 ;
黄第藩 ;
廖志勤 .
沉积学报, 1999, (01) :136-140
[4]   延吉盆地白垩系未熟油的生成与特征 [J].
冯子辉 ;
霍秋立 ;
刘世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3-5
[5]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J].
王铁冠 ;
钟宁宁 ;
候读杰 ;
包建平 ;
黄光辉 ;
李贤庆 .
沉积学报, 1997, (02) :75-83
[6]   陆相沉积中的未熟石油及其意义 [J].
黄第藩 ;
李晋超 .
石油学报, 1987, 8 (01) :1-9
[7]   江汉盆地潜江期盐湖沉积石油的形成与演化 [J].
江继纲 ;
张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1) :1-15
[8]  
中国未成熟石油成因机制和成藏条件.[M].黄第藩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9]  
烃源岩地球化学.[M].程克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5,
[10]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年报.[M].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