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例癫癎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合理用药探讨

被引:14
作者
杨志福
文爱东
王志睿
贾燕燕
吴寅
王靖雯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 性别; 年龄;
D O I
10.19577/j.cnki.issn10074406.2008.05.004
中图分类号
R742.1 [癫痫];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考查性别和年龄因素对癫癎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05年11月至2007年5月来我院进行监测的820例癫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卡马西平的浓度,结合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比对各组患者间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和清除率的差异性。结果在年龄<60 a的患者中,1~3 a患儿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表观清除率(CL/F)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各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同一性别的患者,患者的CL/F与年龄呈负相关,而且在部分年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同一年龄阶段中,女性的血药浓度要明显低于男性(P<0.05或P<0.01)。对不同性别的患者,女性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男性(P<0.05或P<0.01),其对应的CL/F也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患者的血药浓度普遍维持在8~12 mg·L-1之间,总体有效率高达95.13%。对于7 a以下的女性患者儿,可将血药浓度控制在3~8 mg·L-1。结论癫癎患者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和清除率与其年龄和性别因素有关。在服用卡马西平时,剂量应采用由低到高的方式;调整剂量时,应在血药浓度监测的基础上进行。对于7 a以下的女性患儿,将血药浓度控制在3~8 mg·L-1比较适宜。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影响癫癎患儿苯巴比妥血药质量浓度的因素 [J].
钟建民 ;
蔡兰云 ;
李建华 ;
陈勇 ;
周末芝 ;
卢庆红 ;
吴华平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11) :90-92
[2]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J].
邱枫 ;
郭善斌 ;
孙亚欣 ;
肇丽梅 .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4, (01) :12-13
[3]   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儿童癫癎的血药质量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保敏 ;
孙若鹏 ;
王纪文 ;
雷革非 ;
胡瑞梅 ;
王艳玲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3, (08) :493-494
[4]   用HPLC法和TDx法测定卡马西平血清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J].
钟诗龙 ;
黎曙霞 ;
任斌 ;
邝翠仪 .
中国药房, 2003, (04) :31-32
[5]  
Robust isocratic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ven antiepileptic drugs including lamotrigine, oxcarbazepine and zonisamide in serum after solid-phase extraction[J] . T.A.C. Vermeij,P.M. Edelbroek.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 2007 (1)
[6]  
Sexuality in Men and Women With Epilepsy[J] . Cynthia L. Harden.CNS Spectrums . 2006 (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