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梁启超“革命”论战的政治学背景

被引:20
作者
孙宏云
机构
[1] 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关键词
汪精卫; 梁启超; 种族革命; 政治革命; 政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7 [辛亥革命(1901~1911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中 ,汪精卫、梁启超围绕“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的论战所援引的论点均以伯伦知理、波伦哈克以及笕克彦等人的学说为学理依据 ,只是双方各有偏重取舍而已。虽然表面上汪、梁均重视学理依据 ,但二人同为政论家 ,在理想与学问之间 ,都以理想为本位 ,有意无意之中 ,取学问为工具 ,论点开道 ,学说殿后 ,以致于漏洞百出 ,彼此相互攻击。通过观察清末政论的政治学背景 ,可以深入认识清末政治思想的一些本相。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3+190 +19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严复《政治讲义》文本溯源 [J].
戚学民 .
历史研究, 2004, (02) :85-97+190
[2]   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 [J].
耿云志 .
近代史研究, 2001, (06) :1-20+315
[3]   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 [J].
谢放 .
历史研究, 1997, (06) :53-68
[4]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溯源——关于伯伦知理《国家论》的翻译 [J].
巴斯蒂 .
近代史研究, 1997, (04) :218-229
[5]   近代中国人对卢梭的解释 [J].
王宪明,舒文 .
近代史研究, 1995, (02) :16-33
[6]  
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与中国人类学的兴起.[A].石川祯浩;.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2001,
[7]  
早稻田与现代美国政治学.[M].(日)内田满著;唐亦农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M].郑匡民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9]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M].桑兵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10]  
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M].(日)狭间直树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