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分析

被引:8
作者
戴世强
雷丽
董力耘
机构
[1]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院
[2]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院 上海
[3] 上海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济南
[5] 上海
关键词
城市交通流; 弛豫项; 交叉口; 右转车辆; “挤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91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考虑高架路匝道附近的交叉口交通流问题.所采用的模型是经修正的一维管流交通流模型,在运动方程中引入了弛豫项.基于该模型,对上海市内环线的武宁路匝道附近的交通流进行了案例分析,着重对主干道上的右转车辆干扰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当符合.分析表明,右转车辆对主干道的“挤压”效应是引起某些交叉口交通拥塞的重要原因,而设置在繁华路口的高架路匝道加剧了这种拥塞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交通流动力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J].
戴世强 ;
冯苏苇 ;
顾国庆 .
自然杂志, 1997, (04) :196-201
[2]   低速混合型城市交通的流体力学模型 [J].
吴正 .
力学学报, 1994, (02) :149-157
[3]   交通流的动力学模拟与测量方法 [J].
吴正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1) :111-117
[4]  
2000上海国际智能交通及管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同济大学, 2001
[5]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M]. 海洋出版社 , 周连第等主编, 1999
[6]  
Statistical physics of vehicular traffic and some related systems[J] . Debashish Chowdhury,Ludger Santen,Andreas Schadschneider.Physics Reports . 20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