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李丽平 [1 ,2 ]
成丽萍 [1 ,2 ]
靳莉莉 [3 ]
许冠宇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淮河流域气象中心
关键词
混合层深度; 中国夏季降水; 年际和年代际异常; 北太平洋;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P426.615 [降水的各种影响];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GODAS逐月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资料和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北太平洋MLD多年平均气候及异常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30~40°N之间混合层最深,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2)日期线附近的北太平洋中部海域是各季MLD年际异常共同最显著区域;仅夏季MLD年际异常与ENSO存在一定关系;秋、冬和春季MLD还存在明显年代际异常特征。3)当前冬北太平洋西部及中部MLD加深时,次年黄河下游部分地区、黄淮、江淮及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广西南部除外)降水将偏少;河套地区、内蒙东部及东北大部降水可能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混合层热动力过程诊断分析 [J].
潘爱军 ;
万小芳 ;
刘秦玉 .
热带海洋学报, 2011, 30 (05) :8-18
[2]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异常与东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关系的一些新认识 [J].
常蕊 ;
张庆云 ;
李荣凤 .
气象学报, 2011, 69 (04) :655-663
[3]   北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 [J].
李丽平 ;
靳莉莉 ;
管兆勇 .
大气科学 , 2010, (05) :988-1000
[4]   冬季200hPa西太平洋急流异常与海表加热和大气瞬变扰动的关系探讨 [J].
任雪娟 ;
张耀存 .
气象学报, 2007, (04) :550-560
[5]   北太平洋冬季次表层热状况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关系 [J].
祁丽燕 ;
孙照渤 ;
李忠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2) :153-161
[6]   北太平洋冬季海-气耦合的主模态及其与瞬变扰动异常的联系 [J].
任雪娟 ;
杨修群 ;
韩博 .
气象学报, 2007, (01) :52-62
[7]   太平洋混合层厚度(dml)年际异常的初步分析 [J].
李泓 ;
李丽平 ;
王盘兴 ;
占瑞芬 ;
支风梅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5) :646-652
[8]   北太平洋浅层海温时空特征及区域海气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 [J].
李丽平 ;
王盘兴 ;
郑秀云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2) :145-154
[9]   东亚持续强冬季风影响赤道海表温度初始异常的数值试验研究 [J].
吴国雄 ;
尉艺 ;
刘辉 .
气象学报, 2000, (06) :641-652
[10]   北太平洋中纬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途径 [J].
朱乾根 ;
滕莺 ;
徐国强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