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长江中游河道演变初步研究

被引:51
作者
许全喜 [1 ]
袁晶 [1 ]
伍文俊 [2 ]
肖宜 [3 ]
机构
[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2] 长江航道局
[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 河道演变;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1.02.008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的关键性工程。本文在分析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水沙特性变化的基础上,采用长江中游宜昌至湖口多年的实测地形资料,对建库前后该河段的泥沙冲淤变化及河势演变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输沙量大幅减小,荆江三口分流分沙特性尚未发生明显变化,长江与洞庭湖的关系进一步调整;坝下游河势总体稳定,但河床冲刷强度加剧,并由蓄水前的"冲槽淤滩"转变为"滩槽均冲"。宜昌至枝城河段河床纵向冲刷明显、洲滩面积萎缩、床沙明显粗化;荆江河床冲刷下切,河床形态逐渐向窄深形式发展;城陵矶至湖口河段部分弯道段主泓横向摆动、凹岸崩塌,分汊段主泓摆动不定,滩槽冲淤交替仍较为频繁。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初论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与河势及航道稳定 [J].
周劲松 .
人民长江, 2006, (10) :30-32
[2]   规范长江中下游河道工程类采砂管理的思考 [J].
高秀玲 .
人民长江, 2006, (10) :28-29+32
[3]   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及对策 [J].
仲志余 ;
宁磊 .
人民长江 , 2006, (09) :8-9+23+111
[4]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变化 [J].
卢金友 ;
黄悦 ;
宫平 .
人民长江, 2006, (09) :55-57+87+112
[5]   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与河床自动调整作用分析 [J].
石国钰 ;
许全喜 ;
陈泽方 .
山地学报, 2002, (03) :257-265
[6]   长江中下游河道近50年变迁研究 [J].
潘庆燊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1, (05) :18-22
[7]  
三峡工程泥沙研究[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