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高青油田水下决口水道沉积模式及其砂体内剩余油形成与富集

被引:7
作者
黄金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决口水道;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小层沉积微相; 剩余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济阳坳陷高青油田高17断块的油藏精细描述中,发现了决口水道微相,并对其成因、沉积特征与模式、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决口水道是在河流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由主河道于大洪水期冲裂决口后,在广阔河道间形成的具有固定路径及一定限流作用的极窄而浅的短程小型水道,其形成后对原主河流流量影响较小;与主河道沉积相比,其具有粒度细、分选稍差、含泥量稍高、层理规模小、冲刷弱、略显正旋回、储层物性略差、砂体极薄(<2.5m)而窄(<100m)等特点。通过分析水下决口水道的沉积机理,建立了渐弱消失型、分支型、末端扇型和汇入型4种沉积模式;由水下决口水道形成的小而肥的井网控制不住的或注采不完全的剩余油富集砂体,数目众多,剩余油储量非常可观,在油田挖潜及油田地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含能源盆地沉积体系.[M].李思田主编;卢宗盛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2]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油气成藏机理与有利勘探方向 [J].
万传治 ;
李红哲 ;
陈迎宾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53-658
[3]   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的地质意义 [J].
赵孟军 ;
宋岩 ;
张水昌 ;
柳少波 ;
秦胜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5) :545-551
[4]   吐哈油田中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J].
李菊花 ;
李相方 ;
高文军 ;
姜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78-381
[5]   泛滥—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精细描述 [J].
张红薇 ;
赵翰卿 ;
麻成斗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8, (06) :24-26+56
[6]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开发技术 [J].
巢华庆 ;
许运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1) :34-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