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螺旋CT肝脏检查中技术参数的选择──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
被引:54
作者
:
严福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严福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荣
机构
:
[1]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来源
:
临床放射学杂志
|
1996年
/ 05期
关键词
:
肝脏,螺旋CT,造影剂注射速率,延迟时间,时间-密度曲线;
D O I
:
10.13437/j.cnki.jcr.1996.05.016
中图分类号
:
R814.42 [电子计算机扫描];
学科分类号
: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
目的:应用时间-密度曲线分析比较不同的造影剂注射速度对主动脉和肝脏强化程度的影响,以选择适合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扫描的注射速度和最佳的延迟时间。材料与方法:选取28例正常人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速度(2ml/秒,3ml/秒,4ml/秒及5ml/秒)从周围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后15秒开始扫描,以后每隔15秒在同一层面扫描1次,共3分钟。测量主动脉和肝实质不同时间增强后的CT值,分析时间-密度曲线,并对4组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造影剂总量均按1.5ml/kg体重给予时,不同注射速度主动脉和肝实质的强化程度不同,以4ml/秒组最优,但统计学处理和3ml/秒组无差异,而与其他两种速度之间有差异。不同注射速度时主动脉和肝实质到达强化峰值的时间也各不相同,3ml/秒组分别为32.14秒、66.42秒而4ml/秒组分别为30秒、60秒。结论:造影剂总量按1.5ml/kg计算时,延迟时间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速度而定。适合双期扫描的速度为3~4ml/秒,而动脉期延迟时间宜用30秒,门脉期为50~60秒,但还应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和扫描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